电气工程院士有哪些 中国最厉害的电气工程专家
哈工大电气学院院士教授,电气专家称号有哪些,电气工程有哪几位院士,华北电力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电气工程领域各方向都有哪些引领行业研究的牛人,2020年共和国已痛失9名院士,这9名院士分别是谁。
本文导航
哈工大有多少副教授
哈工大电气学院马祖光院士
哈工大电气工程系的前身是电机系,建立于1952年,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建立的电机系之一。电气工程系设有电气工程(电工)博士后流动站;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4个博士点,其中电机与电器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98年获得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现设有1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国防重点专业,分为微特电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电气自动化、电器、楼宇自动化五个专业方向;拥有三个教学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验中心和学生电子科技创新中心。有专职教师117人,其中教授48人(含院士2人、博导41人),副教授3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带头人3人. 著名院士有封锡盛、俞大光、马大遒等
哪些厉害的电气工程师
马 伟 明 是 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年轻科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舰船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海军工程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军专业技术少将军衔。第九、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代表。荣膺“中国发明创业奖”特等奖、“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优秀科技青年创业奖”、“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何梁何利奖”;被授予全国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他 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及重大科研课题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4项。他34岁破格晋升教授,38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1岁当选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42岁晋升海军少将军衔,专业技术一级,一等功荣立者;他在世界上最早提出“电力集成”理论,先后攻克制约国家、装备发展的重大技术难关近千个,有20多项成果为“世界首创”、“国际领先”。
中国最厉害的电气工程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中国工程院院士由选举产生。至2014年,中国工程院共有802位院士。
1991年,中国科学院增选210名学部委员。1993年10月19日,决定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宣布成立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1994年产生第一批96名院士,其中30人为中科院院士。
此后,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数高速增长。1997年,中国工程院增选116名新院士,1999年,增选113名院士,2001年再添81名,院士总人数已达到616人,还不包括24名外籍院士。短短七年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数增长了540%。
在日益高涨的争议声中,工程院院士增选的幅度终于下降,2003年、2005年、2007年和2009年,分别有58人、50人、33人和48人新当选为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不仅仅是“荣誉性、学术性咨询”,它还是直属事业单位。长期关注院士制度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指出,从级别上讲,科学院、工程院有时比科技部还高。“因为科技部长是部级,而两院的离任院长很多是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都是国家领导人级的。”几乎已经形成惯例的是,工程院之前三任院长,朱光亚、宋健和徐匡迪都曾在任职或离任院长后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而中国科学院在“文革”之后的历任院长,卢嘉锡、周光召和路甬祥,都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华北电力大学南网知名校友
华北电力大学作为一所建校60周年的高等学府,一所“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培养的的名人也是足够出色。
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李小鹏,前总理的儿子,于1978年——1982年在华北电力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前身)完成了电力工程系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学习。毕业以后进入电力研究院进行研究。经过了中国华能集团和国家电力公司的洗礼后,成为了山西省常委。
现在,他任职交通运输部部长。三月的两会,他英姿飒爽地站在人民大会堂大厅,回答了来自全国各地人大代表和记者的提问,并且提出了2020年基本实现取消省界收费站的目标。相信每一个华电学子看到这个场面,都会感到由衷的骄傲。
另一位校友大家应该也不陌生,他的名字叫做姚雪松,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主持过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中华情》、《经济半小时》等多个节目,曾经担任过“315”晚会的主持人。
这名在镜头前落落大方的主持人,正是华北电力学院的机械系培养的学生。凭借着对电视行业的满腔热爱,这名不折不扣的理工男,完成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跨界。
在这儿,还想向大家介绍一位我特别喜欢的歌手学姐,叫做申原旗。她有着非常撩人的嗓音,是很多华电男生心目中的女神,江湖人称“华电邓紫棋”,她曾经在校园好声音大赛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2016年夏天,她成功登上了央视的《越战越勇》综艺节目,向着全国观众展示了自己的歌喉。
华电虽然是一所理工科为主学校,但华电走出的名人,却不单单是大家所认为的理工男。由此可见,我们华电的学生,也是多才多艺的哟~
电气工程的五个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院:卢强:卢强----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电力系统最优控制领域开拓人,非线性控制问题专家;韩祯祥:韩祯祥----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研究强力励磁调节器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和电力系统非线性条件下的稳定域;程时杰:程时杰----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研究电力系统稳定控制和方向(自适应控制和励磁控制);周孝信:周孝信----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现代电力系统分析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开发我国第一套“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大型软件;陈维江:陈维江----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主要研究交直流特高压输电系统电磁与绝缘;汪耕:汪耕----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电机设计专家;王锡凡:王锡凡----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电力系统分析、规划及可靠性评估等领域专家。国外电气大牛们慢慢补充,上述院士都是各自领域泰斗和权威,中科院主要分布在技术科学部,工程院大部分分布在能矿部。 从出身看,有高校学术方向和工程技术方向的,一般前者偏向理论深度,后者侧重实践问题解决,但做到院士级别两方面都可谓功夫了得了。不过很多院士年龄偏大,研究领域可能现在已经不是热点了(很多转化为成熟技术了已经),可以看看比较年轻的高校学术带头人所研究的领域,一般是目前电气领域热点。
中国还剩下几个院士
2020年我国痛失的九名院士,分别是蒋亦元、周同惠、沙庆林、孙儒泳、段正澄、蒋洪德、池志强、方守贤、李方华。他们都是在2020年1月和2月相继离世,他们在我国的农业、科学、交通运输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我们应该牢记他们的每一项荣誉,激励自己在工作上不断努力,也争取为祖国做一份贡献。他们是英雄,值得让我们在每一年的清明节为他们献上一束鲜花,来祭奠他们的伟大。
蒋亦元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生都致力于农业装备的研究,创造出水稻割前脱粒收获机器系统,并且发表了六项等农业工程学报论文,取得很大成就。
周同惠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主要从事药物的研究,发表了九项药物学报研究论文,并开创了中国的兴奋剂检测工作,在相关领域获得多重奖项。
沙庆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主要是从事公路路面学研究与工程设计以及施工,他研究出来的粗集料断级配设计与检验方法及新施工工艺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孙儒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主要从事动物生态学研究。主要作品有《种群的科学管理与数学模型》、《生态学与人类》以及《动物生态学原理》等。
段正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科研究工作。主要作品有《光机电一体化手册》等。2003年研发的首台全身伽马刀曾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蒋洪德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理论与研究。学术著作有《中国电气工程大典—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机组》和《工程流体力学》上下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
池志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药理学研究。学术论文有《阿片成瘾的细胞分子机制》等,获得多个科学进步二等奖。在抗放射性损伤和神经系统药物研究有重大的成就。
方守贤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加速器的研究与设计工作,建造了中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并且还有神通广大的射线装置(带电粒子加速器),获得国际粒子加速器大会终身成就奖。
李方华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衍射无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和晶体学研究。主要作品有《电子晶体学与图像处理》等。2003年成为中国首次获得“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你还认识哪些科学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