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研究生上什么课程表 东北大学计算机硕士好还是专硕好
计算机专业课程表,求一份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生的课表 谢谢,考计算机研究生院要学哪些课程,东北大学计算机研究生有哪些课程,考计算机专业研究生都要考哪些课程啊,谢谢。
本文导航
计算机专业所对应的课程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技术,数据通信
原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试验,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线性代数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普通物理B,电路电子学
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光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
Internet与web编程,Cisio/Solaris网络体系设计与实现,综合布线系统
编译原理,数字系统设计VHDL,信号与系统,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
软件工程,IT项目管理,七号信令系统,电子商务概论,多媒体技术,UNIX操作系统,计算机信息安全
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
哈工大计算机研究生分数线
学科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研究方向
1. 计算机智能接口 2. 中文信息处理与自然语言理解
3. 企业智能计算 4.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5. 高可靠性可穿戴移动计算技术 6. 生物信息技术
7. 数据库系统 8. 多智能体机器人技术
9. 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
二、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时间 备注
学
位
课
程 公共
学位课
(GXW) S0800000Q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90 3 秋
第一外国语 80 2 秋
S1300001Q 组合数学 36 2 秋
S1300002C 计算理论 36 2 春
学科
基础课
(XW) S1300003Q 并行处理与体系结构 36 2 秋
S1300004C 人工智能原理 36 2 春
S1300005C 算法设计与分析 36 2 春
学科
专业课
(XW)
(任选
两门) S1300006C 移动计算技术 36 2 春
S1300007C 系统模拟 36 2 春
S1300008Q 高级软件工程 36 2 秋
S1300009Q 数据库系统原理 36 2 秋
S1300010Q 自然语言处理 36 2 秋
S1300011Q 模式识别 36 2 秋
S1300012Q 数字信号处理 36 2 秋
S1300013C 机器学习 36 2 春
选修课程
(X) S1300014Q 面向对象技术 36 2 秋
S1300015C 分布式系统 36 2 春
S1300016C UNIX操作系统设计 28 1.5 春
S1300017C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36 2 春
S1300018Q 可信计算技术 28 1.5 秋
S1300019Q 网络与信息安全 28 1.5 秋
S1300020Q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 36 2 秋
S1300021C 多媒体技术 28 1.5 春
S1300022C 人工神经网络 28 1.5 春
S1300023Q 数字图像处理 28/10 1.5 秋
S1300024Q 语音信号处理 28 1.5 秋
S1300025Q 计算分子生物学 36 2 秋
S1300026Q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8 1.5 秋
S1300027C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28 1.5 春
S1300028C 电子商务 28 1.5 春
S1300029C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28 1.5 春
S1300030C 多智能体系统 28 1.5 春
S1300031C 虚拟现实及其应用 28 1.5 春
S1300032Q 信息检索 28 1.5 秋
S1300033Q 机器翻译 28 1.5 秋
S1300034C 知识工程与专家系统 28 1.5 春
S1300035C 计算机图形学 28 1.5 春
S1300036C 项目管理 36 2 春
S0710063Q 管理学 36 2 秋
专题课程
(ZT) S1300037C 网格计算 36 2 春/秋 论文期间
S1300038C Soc计算机技术 36 2 春/秋 论文期间
S1300039C 运动分析与理解 36 2 春/秋 论文期间
S1300040C 智能机器人学 36 2 春/秋 论文期间
S1300041C 生物特征识别 36 2 春/秋 论文期间
S1300042C 可穿戴计算机技术及其可靠性 36 2 春/秋 论文期间
补修课
(BX) 由导师指定的本科课程
学术活动 5次 1
外语学术论文 完成一篇与所研究课题有关的英语学术论文 1
考计算机研究生院要学哪些课程
上海交大:
计算机基础(I):《现代操作系统》陈向群、马洪兵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编译原理》侯文永等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数据结构与算法(C++)》窦延平、张同珍、姜丽红、陈玉泉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基础(II):《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胡越明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数据结构与算法(C++)》窦延平、张同珍、姜丽红、陈玉泉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第二版) 奥本海姆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第二版)奥本海姆著 刘树棠译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三版)吴秀清、周荷琴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王玉良等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
计算机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基础》顾尚杰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计算机网络》(第四版)中译本Andrew S.Tanenbaum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严蔚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操作系统教程》陆松年、薛质等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软件工程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C++)》,窦延平等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软件工程:实践者之路》(第5版或第6版)Roger S. Pressman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
研究方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结构教程》(第二版,第三次印刷〕北航出版社 唐发根著
《计算机组成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唐朔飞编著
《操作系统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任爱华主编
《离散数学》(数理逻辑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尹宝林等编
研究方向(集成电路设计、日文应用软件开发 、嵌入式软件、软件工程与管理 ):《数据结构教程第二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唐发根著
《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谭浩强著
你可以上你想报考的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去看看,哪里都有详细的招生简章
东北大学计算机硕士好还是专硕好
二、计算机考研科目
1、英语
2、政治
3、数学
4、计算机专业综合基础——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三、计算机考研参考书
一、数据结构
1.教材:数据结构(C语言版)(附光盘)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
2.辅导书: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第2版)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
1.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版立体化教材)》白中英科学出版社
2.辅导书:《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操作系统
1.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汤小丹、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辅导书:《操作系统学习指导和考试指导》李善平浙江大学出版社
四、计算机网络
1.教材:《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研究生课程有哪些
计算机方面已经是全国统考了,你本身是机械电子的,才大二呀,不会有太大困难的。你可以先看下你想报考的学校计算机研究生专业的招生简章,再可以根据你们自己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多去旁听相关课程,不懂的可以直接问授课老师,在学校里可方便多了。
个人推荐: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
组成原理:唐朔飞
第二版
和
白中英
第四版(都说对照着看比较好)还有一本《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和唐朔飞的教材是配套的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
第五版
操作系统:汤子瀛
第三版
这几本都是经典教材,有的网上还有视频
如果你考计算机大家可以交流交流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根据教育部制订的《考试大纲》的要求和最新精神,深入研究考研命题的特点及动态,并结合作者多年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和辅导的经验编写。编写时,作者特别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注重与考研的要求相结合。
本书由四个学科组成,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其中各章节包括以下三部分:
(一)复习要点--使考生能明确本章的重点、难点及常考点,让考生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多年考试中本章节的出题情况,以便对本章内容有一个全局性的认识和把握。
(二)考点精讲--本部分参考当前国内最权威的大学教材,对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准确地阐述,以加深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等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正确应用。本部分讲解考点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晰、简明实用。
(三)例题与练习--通过对经典例题的分析教会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大量练习题,使考生学练结合,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战能力。
目
录
第一部分
数据结构
第一章
线性表
第二章
栈、队列和数组
第三章
树与二叉树
第四章
图
第五章
查找
第六章
内部排序
第二部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第二章
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第三章
存储器层次结构
第四章
指令系统
第五章
中央处理器(cpu)
第六章
总线
第七章
输入输出(i/o)系统
第三部分
操作系统
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述
第二章
进程管理
第三章
内存管理
第四章
文件管理
第五章
输入输出(i/o)管理
第四部分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二章
物理层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第四章
网络层
第五章
传输层
第六章
应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