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命令互斥是什么 判断互斥事件的步骤

沧桑一梦2022-08-12 15:10:353629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一道题 微指令那的 会的谢谢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右移两位微指令怎么写?微命令的方法,如何判断哪些微指令互斥?什么叫相斥性微命令和相容性微命令?【讨论】计算机组成原理,怎么确定控制信号是互斥?

本文导航

32位计算机原理第五章课后答案

这道题目的原题应该是想让你设计指令格式吧,利用互斥的原理将不同的指令编在同一字段中,互斥指的就是不会同时发生,举个例子,要执行指令V1,则需要将 a d e n 中4个微命令执行,则它们不是互斥的,但和V 10指令中A h l与V1中的就是互斥的了,应为要同时发生V1 V10时两者的微命令不会有交叉的地方。你就这样理解吧,在执行某条微指令时要执行的微命令时,但另一条微指令几条微命令不会执行,那么就是互斥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

 在C语言中“>>”代表右移运算符,就相当于“shr”。该运算符为双目运算符,结合方向为从左到右,作用是把一个整型数的所有位向右移动指定的位数,移动到右边界之外的多余二进制位会被丢弃,并从左边界移入0。举例:计算表达式14 >> 2的值。

  表达式14 >> 2的值为3,因为14(即二进制的0000 1110)向右移两位等于3(即二进制的0000 0011)。

微命令有兼容性和什么之分

在计算机中的各个控制门,在任一微周期内,不可能同时被打开,而且大部分是关闭的(相应的控制位为0).所谓微周期,指的是一条微指令所需的执行时间.如果有若干个(一组)微命令,在每次选择使用它们的微周期内,只有一个微命令起作用,那么这若干个微命令是互斥的.例如,向主存储器发出的读命令和写命令是互斥的;又如在ALU部件中,送往ALU两个输入端的数据来源往往不是唯一的,而每个输入端在任一微周期中只能输入一个数据,因此控制该输人门的微命令是互斥的.选出互斥的微命令,并将这些微命令编成一组,成为微指令字的一个字段,用二进制编码来表示, 就是字段直接编译法.例如,将7个互斥的微命令编成一组,用三位二进制码分别表示每个微命令,那么在微指令中,该字段就从7位减成3位,缩短了微指令长度.而在微指令寄存器的输出端,为该字段增加一个译码器,该译码器的输出即为原来的微命令.字段长度与所能表示的微命令数的关系如下:字段长度 微命令数2位 2~33位 4~74位 8~15一般每个字段要留出一个代码,表示本段不发出任何微命令,因此当字段长度为3位时,最多只能表示7个互斥的微命令,通常代码000表示不发微命令. 字段间接编译法是在字段直接编译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微指令字长的一种编译法.如果在字段直接编译法中,还规定一个字段的某些微命令,要兼由另一字段中的某些微命令来解释,称为字段间接编译法.本方法进一步减少了指令长度,但很可能会削弱微指令的并行控制能力,因此通常只作为直接编译法的一种辅助手段.字段A(3位)的微命令还受字段B控制,当字段B发出b1微命令时,字段A发出a1,1,a1,2,…,a1,7中的一个微命令;而当字段B发出b2微命令时,字段A发出a2,1,a2,2,…,a2,7中的一个微命令,仅当A为000时例外,此时什么控制命令都不产生.4.常数源字段E在微指令中,一般设有一个常数源字段E就如指令中的直接操作数一样.E字段一般仅有几位,用来给某些部件发送常数,故有时称为发射字段.该常数有时作为操作数送入ALU运算;有时作为计算器初值,用来控制微程序的循环次数等.当前正在执行的微指令,称为现行微指令,现行微指令所在的控制存储器单元的地址称现行微地址,现行微指令执行完毕后,下一条要执行的微指令称为后继微指令,后继微指令所在的控存单元地址称为后继微地址.所谓微程序流的控制是指当前微指令执行完毕后,怎样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的微地址.与程序设计相似,在微程序设计中除了顺序执行微程序外还存在转移功能和微循环程和微子程序等,这将影响下址的形成.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的方法.(1)以增量方式产生后继微地址.在顺序执行微指令时,后继微地址由现行微地址加上一个增量(通常为1)形成的;而在非顺序执行时则要产生一个转移微地址.机器加电后执行的第一条微指令地址(微程序入口)来自专门的硬件电路,控制实现取令操作,然后由指令操作码产生后继微地址.接下去,若顺序执行微指令,则将现行微地址主微程序计数器( PC中)+1产生后继微地址;若遇到转移类微指令,则由 PC与形成转移微地址的逻辑电路组合成后继微地址.(2)增量与下址字段结合产生后继微地址将微指令的下址字段分成两部分:转移控制字段BCF和转移地址字段BAF,当微程序实现转移时,将BAF送 PC,否则顺序执行下一条微指令( PC+1).执行微程序条件转移时,决定转移与否的硬件条件有好几种.例如,运算结果为零,溢出,已完成指定的循环次数等.我们假设有八种转移情况,定义了八个微命令(BCF取3位),在图中设置计数器CT用来控制循环次数.如在执行乘(或除)法指令时,经常采用循环执行加,移位(或减,移位)的方法,指令开始执行时,在CT中置循环次数)每执行一次循环,计数器减1,当计数器为零时结束循环.又考虑到执行微子程序时,要保留返回微地址,因此图中设置了一个返回寄存器RR.

判断互斥事件的步骤

所谓互斥无非就是这两者之间有共同东西要竞争,这与操作系统里面的同步互斥是不是有点相同的东西?那你就找找看看那些指令用的相同微命令,比如指令A、B在第一时间片都要用微命令a那他们就产生竞争了,因为一条微命令只能够为一条指令服务。

局部隐变量理论解释

一个是互相冲突的命令,一个是可以兼容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

任意两条微指令中只要存在相同的控制信号,则这两条微指令是互斥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尚恩教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ane-english.com.cn/view/41027.html

标签: Linux
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