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圣才是什么意思 德贵道尊现在的意思

绝版2023-03-06 21:12:211895

惟我独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这个意思?''尊''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此意?大家帮我解释下什么叫内圣外王,是内圣好,还是外王好。欢迎大家讨论?"三纲八目"如何体现儒家学派"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

本文导航

德贵道尊现在的意思

wéi wǒ dú zūn

成语:惟我独尊

--------------------------------------------------------------------------------

【zdic.net 汉 典 网】

【解释】:本为推崇佛陀之辞,后用以形容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

【出处】:《续传灯录·宗元庵主》:“一日举:世尊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再看“尊”字:

尊 zūn

〈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 gǒng)。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

(2) 同本义 [wine vessel]

尊,酒器也。——《说文》。字亦作罇。

辩六尊之名物。——《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

尊用牺象山罍。——《礼记·明堂位》

侧尊。——《仪礼·士冠礼》

形似酒尊。——《后汉书·张衡传》

皆隐在尊中。

尊则振龙。

一尊还酹江月。——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又如:携尊(端起酒器);尊觯(尊谭。泛指酒器);尊爵(泛指礼器或酒器);尊彝(尊、彝均为古代酒器);尊中弩(酒尊中的弩影)

(4) 行使行政的和常常是司法的职责的地方官员 [magistrate]。如:邑尊;县尊

《康熙字典》注释:

--------------------------------------------------------------------------------

【唐韵】【韵会】祖昆切【集韵】【正韵】租昆切,𠀤音遵。【说文】高称也。【广韵】重也,贵也,君父之称也。【易·系辞】天尊地𤰞,乾坤定矣。【孟子】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礼·表记】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而后可以为民父母。 又敬也。【礼·曲礼】礼者,自𤰞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 又【说文】注酒器。【周礼·春官】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六尊,谓牺尊,象尊,著尊,壶尊,太尊,山尊,以待祭祀賔客。 又姓。【风俗通】尊卢氏之后。与宗通。 又叶将邻切,音津。【前汉·班固叙传】大祖元勋,启立辅臣。支庶藩屛,侯王𠀤尊。 又叶此缘切,音铨。【前汉·班固叙传】割制庐幷,定尔土田。什一供贡,下富上尊。 【说文】尊本酒器,字从酋,廾以奉之。或从寸。或从缶作罇。【集韵】亦作㽀樽。【正字通】今俗以尊作尊𤰞之尊,酒器之尊别作樽,非。樽,林木茂盛也。𢍜

考证:〔【礼·表记】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谨照原文然后改而后。〔【周礼·春官】司尊彝,掌六彝六尊之位。〕 谨照原文改六尊六彝。

我的理解:

1、惟我独尊本为推崇佛陀之辞,后用以形容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

2、根据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洪进禅师》:“古圣才生下,便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帮解为此意。

3、尊:尊崇。

4、由“尊”字来历可知。【说文】尊本酒器。【广韵】重也,贵也,君父之称也。【周礼·春官】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六尊,谓牺尊,象尊,著尊,壶尊,太尊,山尊,以待祭祀賔客。由酒器而为礼之用,故为尊崇义。

5、换成其它词亦可,但语义上少了“尊崇”,少了“礼”,不合古人意旨。礼为大也。再说出处原文如此,岂可更改?

仅供参考!

一级妖王与九级妖王谁厉害

内圣外王

解 释 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出 处 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用 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示 例 明·李贽《四书评·大学》:“真正学问,真正经济,~,具备此书。”

孔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及其政治思想浅议

“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并非儒家首创。“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宋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孔子的儒学思想内涵深远,内容丰富,既能体现在道德、人格方面,也体现在其政治思想方面。下面即对孔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及其政治思想简要分析。

一、“内圣外王”一词的出现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此即“内圣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虽然“内圣外王”一词不是直接出自儒学和孔子之说,但《天下篇》作者所阐述的“内圣外王之道”与孔子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这就为儒家采用这一术语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孔子言论中的“内圣外王”

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正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2]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3]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同样,内圣之有达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义,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比如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iv][4]自己立身,通达了,也不要忘记使别人也能立身,通达。也就是说,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他人的需要,两者都满足了,才是一个真正的“仁者”,也才能真正做到“内圣外王之道”。立己,达己是基础,立人,达人是归宿。

三、孔子“内圣外王”中的政治思想

孔子“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中,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儒家无不讲道德,也无不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没有道德作指导的政治,乃是霸道和暴政,这样的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难以长久的。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v][5]要求政治家首先出自道德家,统治者只有先致力于圣人之道,成为“仁人”,才可能成为天下爱戴的“圣主”。怎样才能成为道德家呢?按照孔子的言论,要做到“仁”与“礼”,达到内圣,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在孔子思想中,政治和道德教化是不分的。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vi][6]孔子以下层百姓为对象,以利乐为主要工具,辅以刑政,试图达到“名人伦”的目的,来稳定民心,稳固统治。

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也就是由“内圣”到“外王”。这里,“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小结

“内圣外王”之说虽首见于《庄子》,但却是儒家的基本命题,就连现代儒家的主张仍然如此。从原始儒学到汉代的政治儒学,再从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两千多年里,时代在变,儒学的诠释也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在“内圣外王”的模式里运思。因之,我们对于这一传统社会的精神遗产,一定要批判的分析。

中国文化统一世界的文明模式——内圣外王

我们知道,明王朝有很多附属国,明王朝的附属国是是明王朝依靠自己的实力让众多的国家服气,“臣服”而自愿加盟的。明王朝的很多附属国模式就是将来中国统一世界的模式,虽然它有足够的武力征服其它国家,但它不是依靠武力,而是靠自己的实力(道德)说话的。尽管明王朝的模式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需要完善的.按中国文化讲,“使天下服”绝不是依靠武力,但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又不能没有武力。当人的觉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之后,只需一番合乎规律的道理,就可以使天下归心了。当人还不开化,或是很野蛮时,这时就需要一 定的威慑力,如禹王“刑天舞干戚”。当他们来入侵时,就要保证一定能打败他们,这时就需要自身的强大。 如果你强大了,大家都来归顺,赶都赶不走;如果你落后虚弱了,大家都会离你而去(国家独立),留都留不住,留住的只是矛盾和战争。如果中国现在世界第一强国,我看谁也不想从中国独立出去受穷。如果你自己贫穷落后,谁也不愿跟着你受穷,人家闹独立,你也不能完全怪人家,应当首先检讨一下自己做到了没有。 很明显,以什么服人,以什么形式统一天下,是与社会人的文明程度成比例的,越是文明程度高的社会,就越要以道德去统一之;越是落后野蛮的社会就越需要武力去统一之。这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也是同样的,越是道德败坏的社会,法律的重要性就显得越重要;越是道德高尚的社会,法律就显的无关紧要了。大家都不犯罪,都很明理,办事都不出规矩,法律还有什么作用?反之,很多人都犯罪,不依靠法律去制裁又有什么办法?大家都犯罪,执法的人难道就不犯罪?整个社会的道德都不好,执法的人的道德就会好?执法人的道德败坏,贪官污吏也就出来,这个社会是什么样也就可想而知了。中国统一世界的模式基本是明朝统一天下的模式,自身强大而“内圣”,外邦、外国纷纷效法学习,主动与中国进行联合,或自愿加入中国,而不是靠武力征服,这就是“外王”。不过,现在理论上更明确了,因为明王朝的理论还是浑浑沌沌。明王朝虽然提出过无为而治,其实明王朝社会根本不具备无为而治的社会条件,因为那时的人的道德品质根本就达不到那样的程度,明王朝的发展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明王朝形式上崇儒,但是整个明王朝的意识形态还是很乱的,就皇帝而言,有据可查的,有信儒的,有信佛的,有信道的,有信基督的,据说还有信穆斯林的,可能还有什么都不信的,是否还有受唯物主义影响的呢?不可而知。这说明,明王朝还不具备真正的内圣外王的条的。无为而治的社会,要求社会人的素质、道德水平非常高,人们不犯罪,当然也就不需要什么治理了,这样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内圣的国家,内部必须治理得好,人们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整个国家从上到下能够凝聚成一个整体,就象蜜蜂与蚂蚁(白蚁)王国一样(这当然是一种低级的凝聚形式),只有集体,没有个人,只有大公,而无自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凝聚这么结实,将是无坚不摧的,没有任何敌人能战胜他们、能够奴役他们的。如果整个人类都能凝聚成一个整体,没有人类无法战胜的困难,整个人类的生活还能不幸福吗?中国人用的实力与道德上的感招而外王的,中国人的外王也不是为了抢劫别的国家和人民,而是与我同富,共同走向人类文明,最终达到与我同样的程度,这就是“天下大同”。而西洋人的用的都是强盗逻辑,他们走到哪里,就抢到哪里,特别是欧洲的殖民主义时代,对印度、非洲、美洲的印第安人,对澳洲的土著人,对东南亚。甚至对明代的中国也进行过强盗式的侵略,只是遭到了明王朝有力的反击,这些强盗不是被砍头,就被击溃。否则当时的中国就可能成为被侵略的对象。即便是现代的所谓“欧美文明”,也是考虑自己的利益太多,不能与中国天下大同相提并论。中国如果搞得好,抛弃错误的哲学思想,在不远的将来(20——30年)即可赶到世界的最前例。那时中国不用武力,只需要文化与道德宣传,就可以统一整个人类世界。当然,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是需要军事实力的。做一个假设:中国明朝如果不灭亡,按正常的形式发展,不一定会走资本主义模式,中国人有中国人自己的模式。如对天下的兼并,英法德走的是殖民扩张,海上侵略的政策。而中国人很可能是道义上的宣传,在中国发达的基础上,让大家自愿的加入中国,接受中国式的文明。在生产模式上,即便是资本主义模式,也是比较温 和的,不会象欧洲国家那样,对人那么残酷,那么缺少人性。还很可能走公有制,或一部分走向公有制可能。 残酷,不是中国文化的本质。 中国历代对少数民族都很优惠,如汉王朝、唐王朝、明王朝都是这样的,其它朝代不可而知。汉民族和汉人王 朝给他们传授文明,传授生产技术,在经济给于赠赐帮助,允许它们出入很多关隘(不允许汉民族)经商、放 牧、打猎、开荒。可是当他们学得汉民族的先进生产劳动技术时,为什么总是对汉民族一次次的举起了屠刀呢

论语中展示了怎样的人格

《大学》中提出“三纲领”和“八条目”是内圣外王的具体化。“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注重自我和亲民的统一。

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将修身作为安身立命的出发点,将治国平天下作为外王的实现。这八个条目也被视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具体途径。儒家的“内圣外王”被最简明的概括为“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可以说,“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体系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内圣”和“外王”的统一,就是学问和事功的结合,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结合,因而被视为完美人格的体现。

儒家《大学》所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实际上体现了一种从心灵秩序到社会秩序的过程,从内在的修养过渡至外部的强大的过程。

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追求的是圣贤气象,在现实世界的追求则是一种君子人格,这种君子人格刚柔并济,内外兼通,乾坤合一,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儒家君子的行为乃是“刚健有为”的行为,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与执着。

儒者将“内圣”与“外王”合一,因此历来儒家都主张创造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价值,这就是“内圣外王”的追求。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大儒,如范仲淹、王阳明、曾国藩等,他们不仅自身修养境界高,而且在事功上有建树,成为真正“三不朽”的大儒。

需要指出,“内圣外王”虽然体现的是儒家最高的理想人格和价值追求,但“内圣外王”的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常常会出现“内圣不外王,外王不内圣”的局面。可见,两者的融合非常艰难。

无论如何,儒家“内圣外王”作为一种人格修养思想,主张“德性”和“事功”的统一,即便在今日也自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所在。中华文化中自古有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追求,这也是内圣外王的生动写照。

在现实社会中,“内圣外王”的理想是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有启发。要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更要努力亲民,夙夜为公,达成外王的事功。追求内圣外王,就是要在“修己”中“安人”,真正达到以“德”治人。

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更要我们经常的反思,检讨自己的言行,思量个人行为的准则,从而真正使内心世界强大,使我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经世济民的理想。

扩展资料

出现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此即“内圣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

“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

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虽然“内圣外王”一词不是直接出自儒学和孔子之说,但《天下篇》作者所阐述的“内圣外王之道”与孔子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这就为儒家采用这一术语提供了理论依据。

言论

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正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

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

同样,内圣只有达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义,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比如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立身,通达了,也不要忘记使别人也能立身,通达。

也就是说,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他人的需要,两者都满足了,才是一个真正的“仁者”,也才能真正做到“内圣外王之道”。立己,达己是基础,立人,达人是归宿。

政治思想

孔子“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中,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儒家无不讲道德,也无不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没有道德作指导的政治,乃是霸道和暴政,这样的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难以长久的。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v][5]要求政治家首先出自道德家,统治者只有先致力于圣人之道,成为“仁人”,才可能成为天下爱戴的“圣主”。怎样才能成为道德家呢?按照孔子的言论,要做到“仁”与“礼”,达到内圣,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

在孔子思想中,政治和道德教化是不分的。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以下层百姓为对象,以礼乐为主要工具,辅以刑政,试图达到“名人伦”的目的,来稳定民心,稳固统治。

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也就是由“内圣”到“外王”。这里,“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圣外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尚恩教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ane-english.com.cn/view/76040.html

标签: 历史
分享给朋友:

“古代圣才是什么意思 德贵道尊现在的意思” 的相关文章

中国国籍法 中国政府对双重国籍最新规定

中国国籍法 中国政府对双重国籍最新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采用的是什么原则?国籍法明确规定什么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国籍法有何规定中国公民双重国籍,中国国籍法明确规定什么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我国关于国籍的规定,中国国籍采用依据。本文导航我国国籍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双重国籍怎么保留中国国籍中国政府对双重国籍最新规定中国怎样处理双重国籍...

黎明湖公园 福州金山公园乘地铁哪一站下车

福州黎明湖公园对外开放了吗?黎明湖的简介,赞赏拍摄黎明湖公园美景的诗和词,福州地铁黎明湖公园哪里下车?黎明湖公园防空洞怎么走?大庆黎明湖介绍。本文导航福州左海公园开放了吗黎明湖全景图片大全一个诗句来描写黔灵山公园福州金山公园乘地铁哪一站下车黎明湖公园乌山防空洞大庆黎明湖公园收费吗福州左海公园开放了吗...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校怎么样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校怎么样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分院是几本学校,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如何?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怎么样?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自联容易吗?离唐山最远的大学。本文导航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值不值得去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招生官网华北理工冀唐学院出来好就业吗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校怎么样华北理工...

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之学者为己什么意思

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之学者为己什么意思

古之人不余欺也怎样解释?古之人不余欺也。是什么意思?古之人不余欺也翻译,古人之不余欺也翻译,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是什么?古之人不余欺也句式是什么?本文导航古之人不余欺也正常句式古之学者为己什么意思民不可与虑翻译天下莫不与也翻译古之人不余思也文言文翻译古之人不余欺也怎么解释古之人不余欺也正常句式意思是...

南湖秋水夜无烟 南湖秋水是哪个湖

南湖秋水夜无烟 南湖秋水是哪个湖

“南湖秋水夜无烟……将船买酒白云边”一诗是李白的哪一首诗,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晔及贾至游洞庭》其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出自哪里?求原整首诗句?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陈流直上天南湖指的是什么湖?“浆船美酒白云边”出自李白哪首诗,南湖秋...

陕西航天职工大学 陕西航天工业学院好不好

陕西航天职工大学 陕西航天工业学院好不好

陕西航天职工大学是国家公办院校吗??国家公立大学:陕西航天职工大学是国家统招院校吗?陕西航天职工大学颁发的毕业证国家承认吗?请问陕西航天职工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陕西航天职工大学怎么样?听说陕西航天职工大学是公办院校,我想知道这个学校学校的哪些专业就业能好就业??。本文导航陕西航天工程技术学院怎么...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